切换到宽版
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倒计时结束

360建筑网

楼主: qiqutc

[建筑设计理论] 从本月话题看ABBS没落。

[复制链接] |关注本帖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突然发现你居然还懂得Science? 请认识赛先生的这位大学者易北河谷用事实证明一下吧自己怎么认识赛先生的。
让我随便想一想,比如解释一下牛顿流(Newtonian Fluid)和非牛顿流(NonNewtonian Fluid)的区别,
或者在可压缩流体中为什么常用基于密度的有限元解法,
或者证明一下为什么高强度金属容易金属疲劳,脆性材料如玻璃表面的格利佛斯缺陷的含义和对微观应力分布的影响,
或者解释一下为什么Discrete Ordinate,即 DO辐射换热模型可以应用于半透明材料而DTRM(Discrete Transfer Radiation Method) 模型却不行?
我仅仅是随便想想,脑子里随机冒出来的。:-)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本来不想回了,欧阳已经说的够多了,不过想想还是说两句。我也不知道你这种印象是从哪得来的,如果说是对当代中国的印象,那我可以理解,中国人才刚刚开始要富,过去几十年中国的面貌确实是你说的这样,中国确实穷了很久了,起码穷了一百多年了,还加上瞎胡搞,但如果你以为中国历史上也跟这一百年一样穷,那你就太没见识了,D宣那是为政治需要,***不能告诉老百姓,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所以吹我朝空前绝后,前无古人,一直吹了几十年,直到今天总算把个气球吹起来了,所以现在就不需要吹了,开始讲点真话,这都是策略,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你要说什么秦砖汉瓦中国人基本上用不起砖,会被西安人笑话的,不才我从小在西安长大,别的不知道,对咱祖国的文明历史还是知晓一二的,祖上的强大富庶那不是吹气球吹出来的,经由考古就可证明。不能光知道罗马城先进的建设而不知道我们汉长安城的建设水平,与罗马一样,汉长安城一样有完整的地下排污水系统,同样是砖石建造,所以何来用不起一说?用不起秦砖的强秦却修得起秦直道?你这些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
我理解的是你把对近现代中国的一些印象转移到了对历史的理解上去了,近现代中国的落后的确是事实,但这个事实的背后直接的起因并非我们文化真的不行到要绝种了,而是由侵略引起的。中国文化不具备侵略性,没有西方文化的资本扩张性,这才是事情最根本的起因,现今世界的一切顽疾都是由这种文化特性引起的,资源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核武器问题,没一条不与西方文化的特性相关。需要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被动性的问题,而非主动性问题,没有西方文化这个背景因素,也就压根不存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问题,人都是现代的,还存在什么文化不现代的问题吗?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一些改造,跟上时代,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潮流的现代性中赢得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另一条路,彻底消灭西方文化,揉碎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中一切可用之物拿过来使用就完了。后一种方式,正是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做的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通过经济、军事、文化侵略几条路径。这后面一种方法也是当年希特勒对别的国家与文明所做的事情,所以这个方法不提倡,我们还是要研究第一种方法。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同学口口声声自己是学技术的出身,我就一直没理你这个茬。请问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建筑技术还是结构(技术)?你这么一个学技术的出身,肯投身建筑历史研究也挺不容易的。可惜,你学的技术不过是纸上谈兵,一名赵括,赵括一名。

记得你说过,“中国传统大木作是不需要一根钉子连接的”我且问你,中国传统大木作中的椽子是如何和桁檩连接的?

你还说过“同质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能即膨胀系数是永远保持一致的”,你以为古人盖房子不管是柱楹梁枋斗拱,还是椽子望板门窗都用同一种材质(树种)?别说不同树种的木材膨胀系数是永远保持一致。

行啦,你那些大段大段文字中的这类问题实在太多,这就是我都懒得理你的缘故。还学技术的,真不害臊!你和过水泥砂浆吗?会用瓦刀、大锯吗?别就拿几个名字概念来这里糊人。别以为学建筑史的只有你一个是结构出身!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恭喜,恭喜你终于抓到我一个表述不清楚的地方,严格的表述应该是
中国传统大木作梁柱是不需要一根钉子连接的,言外之意是主体结构柔性连接的抗震缓冲衬垫构造,而主体结构构件钉接剪力传递大,不算柔性连接,抗震性能会打折扣。
传统大木做的连接原则是榫卯连接,这在《营造法式》和《清营造则例》中都是大原则,钉子仅仅用于椽檩,望板等等次要部分的连接。在唐宋以前的椽子檩条连接上也有采用麻绳绑扎的,就像日本有些传统建筑的做法,那就更少用钉子了。
至于热胀冷缩问题,你自己去看材料物理数据,孔隙率一定的木材这个数据几乎一定,生长在特定气候区的特定树种孔隙率也几乎不变。当然纤维纵向和横向的数值不同,但木构件加工以顺纤维为原则。木和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能却相差很大,这才是我想强调的。
还有,我仅仅对建筑史感兴趣,有涉猎而已,但不会陷在历史中,我更感兴趣的是未来。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表述不清楚?分明就是在误导公众!如果我不指出来,你会进一步“严格的表述”吗?多少学子会被你忽悠?

同时,你的文字中类似的忽悠俯拾皆是,哪里是我终于抓到一个,而是一抓一把,要有自知之明!

即便是你所谓“严格的表述”也是漏洞百出。所谓“中国传统大木作梁柱是不需要一根钉子连接的”“传统大木做的连接原则是榫卯连接”,根本不是“不需要”“原则”,是中国人只会用榫卯(别以为欧洲人不会用榫卯,一点不比中国人逊色,也别说是跟中国人学的),而没能做到更好的连接。

“《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都是大原则”哪里看得出来有这样的原则规定?

“言外之意是主体结构柔性连接的抗震缓冲衬垫构造,而主体结构构件钉接剪力传递大,不算柔性连接,抗震性能会打折扣。”说你没有实践经验还真不假!你以为椽望不是大木作,你说椽望是次要部分的连接?你以为你所谓的梁柱主体结构在没有墙体维护,没有椽望固定,没有屋顶重压下能够表现出抗震性能?笑话,那样孤立的所谓主体结构自己连站都站不住,更别遑论什么抗震了!知道通透的亭子为什么体量小,为什么尽量作成正多边形、攒尖顶吗?

你是不是以为用麻绳绑扎而不用钉子是一种高技术的表现?

另外,所谓热胀冷缩问题你也不要在继续误导大家了。材料的热胀冷缩问题并不是关键。表说钉子、螺栓的热胀冷缩量可以忽略不计。你怎么忘了木材和砖、土、瓦、石比较热胀冷缩?墙体夹着柱子,变形不一致的危害可比钉子大多了!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是传统大木作梁柱不用,没说传统大木作椽檩望板搏风板等板材不用,根本就没想说小木作门窗等等这些东西。我说小木作了吗?
抗震性能强弱当看主体结构中的梁柱,柔性框架的抗震性能就是比你那些西式的砌体拱圈强多了,常识不需要提.
我也没说欧洲人的建筑中没有榫卯,我说了吗?传统大木作的连接原则就是榫卯连接,不是钉接或者栓接。这不是只会用榫卯,而是榫卯的精细木工工艺比钉子连接更需要技术含量,更利于抗震。抗震的柔性缓冲原理正在于此,这才是中国古建木构的一个优势。如果用剪力螺钉连接,更多的振动会传导到大质量屋面,引起屋面更大的加速度,其实是不利的。因此用柔性衬垫斗拱,就像指骨,掌骨和前臂之间的多自由度的连接,而不是打上石膏的手作成一体,钉在一起。
感觉你在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古建技术,就是比欧洲落后,你满意了,行了吧。
道不同不足与谋,我也不想说服你了。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我全然看不懂,不过也引发了我兴趣。
我一直有个小小疑问,我们国家学建筑的在土木工程学方面需要有多少程度的功力才算及格呢?以前看越狱,男主角学建筑貌似要8年,是建筑结合土木的那种,但是我们国家的似乎是建筑归建筑(其实有点偏艺术),而土木归土木,这种分开我觉得似乎不是很好,因为是外行,所以求达人解解惑。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此帖为下月本月话题
发表于 2012-10-23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13楼以下, 几个无脑小儿的乱扯又把此帖扯跑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超级版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0建筑论坛网:
360建筑论坛网
工作时间
9:00-18:00
 
QQ关于360建筑网|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360建筑网 |粤ICP备1009942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14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4-5-8 12:44 , Processed in 0.144700 second(s), 45 queries .

奇远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