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倒计时结束

360建筑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gaocen

[规范讨论]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复制链接] |关注本帖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3.6 建筑电气(初步设计)
3.6.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3. 6.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结构类型、面积、层数、高度等;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4)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5)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2 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内容,以及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分工与分工界面;
2)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
3 变、配、发电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级别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要求电源容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线路路由及敷设方式、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的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电气设备的环境特点;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单位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谐波:说明谐波治理措施;
10)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低压设备的操作电源、控制电源,以及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1)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1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1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1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4 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
2)光源、灯具及附件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若设置应急照明,应说明应急照明的照度值、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持续时间等。
5 电气节能和环保。
1)拟采用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2)表述节能产品的应用情况。
6 防雷。
1)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2)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当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7 接地及安全措施。
1)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做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确定消防控制室的位置;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概述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及消防通信;
6)概述电气火灾报警;
7)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8)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9)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10)应急照明的联动控制方式等。
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确定风险等级、系统组成和功能;
2)确定安全防范区域及防护区域的划分;
3)确定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管理设置地点、数量及监视范围;
4)访客对讲、车库管理、电子巡查等系统的设置要求;
5)确定机房位置、系统组成;
6)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10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确定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
2)节目源选择;
3)确定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用户分配网络、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方式,确定用户终端数量;
5)若设置闭路应用电视,应说明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11 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会议扩声、投影、同声传译及视频会议系统传输方式;
3)同声传译模式;
4)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5)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12 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显示装置、时钟等安装部位、种类;
3)设备规格;
4)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方式。
1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系统组成及控制功能;
2)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3)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
1)系统组成及网络结构;
2)确定机房位置、网络连接部件配置;
3)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及安全;
4)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15 通信网络系统。
1)根据工程性质、功能和近远期用户需求,确定电话系统的组成、电话配线形式、配线设备的规格;
2)当设置电话交换总机时,确定电话机房的位置、电话中继线数量及各专业技术要求;
3)传输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4)确定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中继线路敷设和引入位置;
5)防雷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16 综合布线系统。
1)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和近期需求、远期发展,确定综合布线的组成以及设置标准;
2)确定综合布线系统交换、配线设备规格;
3)传输电缆的选择和敷设要求。
17 智能化系统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2)设备选择。
18 其他建筑电气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确定机房位置、设备规格;
3)传输线缆选择从敷设要求。
19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6.3 设计图纸。
1 电气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标示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容量,高低压线路及其他系统线路走向、回路编号,导线及电缆型号规格,架空线、路灯、庭园灯的杆位(路灯、庭园灯可不绘线路),重复接地点等;
2)变、配、发电站位置、编号;
3)比例、指北针。
2 变、配电系统。
1)高、低压供电系统图:注明开关柜编号、型号及回路编号、一次回路设备型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补偿容量、导体型号规格、用户名称、二次回路方案编号;
2)平面布置图:应包括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母干线、发电机、控制屏、直流电源及信号屏等设备平面布置和主要尺寸,图纸应有比例;
3)标示房间层高、地沟位置、标高(相对标高)。
3 配电系统(一般只绘制内部作业草图,不对外出图)。包括主要干线平面布置图、竖向干线系统图(包括配电及照明干线、变配电站的配出回路及回路编号)。
4 照明系统。对于特殊建筑,如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影剧院等,应绘制照明平面图。该平面图应包括灯位(含应急照明灯)、灯具规格,配电箱(或控制箱)位置,不需连线。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
2)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平面图。
6 通信网络系统
1)电话系统图;
2)电话机房设备布置图。
7 防雷系统、接地系统。一般不出图纸,特殊工程只出顶视平面图、接地平面图。
8 其他系统
1)各系统所属系统图;
2)各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若在相应系统图中说明清楚时,可不出此图)。

3. 6.4 主要电气设备表。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3. 6.5 计算书。
1 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2 变压器选型计算;
3 电缆选型计算;
4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5 防雷类别的选取或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6 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
7 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8 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说明,并应在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2: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cen 于 2012-11-2 12:03 编辑

3.7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
3.7.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器材表计算书

3.7.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内容;
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
4)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
2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设置,建筑防火类别,建筑功能组成、建筑面积(或体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旅馆的床位数,剧院、体育馆等的座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数和住院部的床位数等。
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由本专业技术审定的分包专业公司的专项设计内容;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还应说明与本专业有关联的设计内容。
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地质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
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汽车库和停车场地面冲洗、绿化浇洒和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景、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及设备控制方法;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如系扩建工程,还应简介现有给水系统;
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6)雨水利用系统: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雨水量、系统选型、处理工艺及构筑物概况;
7)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和计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的参数、稳定水质措施及设备控制方法等;
8)当采用重复用水系统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9)管材、接门及敷设方式。
5 建筑室外排水设计
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渠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渠横断面尺寸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水体水文情况(流量、水位);
2)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污水、雨水的分流制或合流制)、排水出路;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时,应说明污水水质、处理规模、处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构筑物概况以及处理后达到的标准等;
4)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6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
2)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定额、用水单位数、使用时数、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注:此内容在本条第4款第2项中表示清楚时,则可不表示。
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选择和给水方式,分质、分压、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设备控制方法,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防水质污染、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4)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消防炮、细水雾、气体灭火等)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设计参数、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述;
5)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热水量、耗热量、机组供热量等;说明设备选型、保温、防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尚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
6)对水质、水温、水压有特殊要求或设置饮用净水、开水系统者,应说明采用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7)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8)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有毒有害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数据;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9)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7 节水、节能减排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减排器具和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等。
8 对有隔振及防噪声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9 对特殊地区(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上、冻土地区、软弱地基)的给水排水设施,说明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10 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应说明前期、近期和远期结合的设计原则和依据性资料
11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2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提供的技术资料等

3. 7.3 设计图纸(对于简单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般可不出图)。{:soso_e128:}
1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等;
2)给水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排水方向;绘出闸门井、消火栓扑、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和其他给排水构筑物位置;
3)室外给水排水管道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4)消防系统、中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的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
5)中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构筑物位置、系统管道与构筑物连接点处的控制标高。
2 建筑给水排水局部总平面图
1)取水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如自建水源的取水构筑物,应单独绘出地表水或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各平面图中应标注构筑物平面尺寸、相对位置(坐标)、标高、方位等;必要时还应绘出工艺流程断面图,并标注各构筑物之间的标高关系;
2)水处理厂(站)总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断面图。如工程设计项目有净化处理厂(站)时(包括给水、污水、中水等),应单独绘出水处理构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断面图;平面图中,应标注构筑物平面尺寸、相对位置(坐标)、方位等;工艺流程断面图应标注各构筑物水位标高关系,列出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表中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各构筑物是否要绘制平、剖面图,可视工程的复杂程度而定。
3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平面图系统原理图
1)应绘制给水排水底层(首层)、地下室底层、标准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标出室内外引入管和排出管位置、管径等;
2)应绘制机房(水池、水泵房、热交换站、水箱间、水处理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热泵热水、太阳能和屋面雨水利用等)平面设备和管道布置图(在上款中已表示清楚的,可不另出图);
3)应绘制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循环水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泵热水、太阳能和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系统原理图,标注干管管径、设备设置标高、水池(箱)底标高、建筑楼层编号从层面标高;
4)应绘制水处理流程图(或方框图)。

3. 7. 4 主要设备器材表。列出主要设备器材的名称、性能参数、计数单位、数量、备注使用运转说明(宜按子项分别列出)。

3. 7. 5 计算书。
1 各类用水量和排水量计算;
2 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3 有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
4 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发表于 2012-11-2 16: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3. 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
3.8.1 在初步设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小型、简单工程,初步设计还应包括设计图纸设备表计算书

3.8. 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与本专业有关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等。
2 简述工程建设地点、规模、使用功能、层数、建筑高度等
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范围以及与有关专业的设计分工。
4 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参见表3. 8.2);
,,建筑施工图设计论坛,forum
5 采暖
1)采暖热负荷;
2)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定压方式;
3)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
4)采暖热计量及室温控制,系统平衡、调节手段;
5)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6 空调
1)空调冷、热负荷;
2)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
3)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
4)各空调区域的空调方式,空调风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
5)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形式和水系统制式,系统平衡、调节手段;
6)洁净空调注明净化级别;
7)监测与控制简述;
8)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7 通风
1)设置通风的区域及通风系统形式;
2)通风量或换气次数;
3)通风系统设备选择和风量平衡。
8 防排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1)简述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方式;
2)防排烟系统风量确定;
3)防排烟系统及设施配置;
4)控制方式简述;
5)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9 节能设计。按节能设计要求采用的各项节能措施。
注:1 节能措施包括计量,调节装置的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加大新风比数据、热回收装置的设置、选用的制冷和供热设备的性能系数或热效率(不低于节能标准要求)、变风量或变水量设计等;
2 节能设计除满足现行国家节能标准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工程所在省、市现行地方节能标准的要求。
10 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
11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 8.3 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性能参数、数量等(参见表3. 8.3)。
,,建筑施工图设计论坛,forum

3. 8.4 设计图纸。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系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各种管道、风道可绘单线图。
2 系统流程图包括冷热源系统、采暖系统、空调水系统、通风及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等系统的流程。应表示系统服务区域名称、设备和主要管道、风道所在区域和楼层,标注设备编号、主要风道尺寸和水管干管管径,表示系统主要附件、建筑楼层编号及标高。
注:当通风及控调风道系统、防排烟等系统跨越楼层不多,系统简单,且在平面图中可较完整地表示系统时,可只绘制平面图,不绘制系统流程图。
3 采暖平面图。绘出散热器位置、采暖干管的入口、走向及系统编号。
4 通风、空调、防排烟平面图。绘出设备位置、风道和管道走向、风口位置,大型复杂工程还应标注出主要干管控制标高和管径,管道交叉复杂处需绘制局部剖面。
5 冷热源机房平面图。绘出主要设备位置、管道走向,标注设备编号等。

3.8. 5 计算书。对于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热负荷、冷负荷、风量、空调冷热水量、冷却水量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
发表于 2012-11-2 17: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3. 9 热能动力(初步设计)
3.9. 1 在初步设计阶段,热能动力专业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小型、简单工程,初步设计还应包括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3. 9.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2)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水质分析、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冻土深度、燃料种类等);
3)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如总平面布置图、供热分区、热负荷及介质参数、发展要求等)。
2 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承担的设计范围和分工(当有具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2)对今后发展或扩建的考虑;
3)改建、扩建工程,应说明对原有建筑、结构、设备等的利用情况。
3 锅炉房。
1)热负荷的确定及锅炉形式的选择:确定计算热负荷,列出各热用户的热负荷表;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确定锅炉形式、规格、台数,并说明备用情况及冬夏季运行台数;
2)热力系统:应说明热力系统,包括热水循环系统、蒸汽及凝结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给水系统、定压补水方式、排污系统、供热调节方式、各种水泵的台数及备用情况等;
3)燃料系统:说明燃料种类、燃料低位发热量、燃料来源及烟气排放;当燃料为煤时,说明煤的种类,确定煤的处理设备、计量设备及输送设备,确定烟气的除尘、脱硫设备,确定除渣设备;当燃料为油时,说明油的种类,简介燃油系统,说明油罐位置、大小、数量,油的储存时间和运输方式;当燃料为燃气时,说明燃气种类,确定燃气压力,确定调压站位置;
4)技术指标:列出建筑面积、供热量、供汽量、燃料消耗量、灰渣排放量、软化水消耗量、自来水消耗量及电容量等。
4 其他动力站房。
1)热交换站:说明加热、被加热介质及参数;确定供热负荷;简述热力系统,包括热水循环系统、蒸汽及凝结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定压补水方式等;确定换热器及其他配套辅助设备;
2)柴油发电机房:说明供油系统及排烟方式;
3)燃气调压站:确定调压站位置,确定燃气用气量,简述调压站流程,确定调压器前后参数,选择调压器;
4)气体站房:说明各种气体的用途、用量和参数,简述供气系统,选择主要设备;
5)气体瓶组站:确定气体用途、用量,简述调压和供气方式,简述瓶组站流程,确定调压器前后参数,确定瓶组容量及数量。
5 室内管道:确定各种介质负荷及其参数,说明管道及附件的选择,说明管道敷设方式,选择管道的保温及保护材料。
6 室外管网:确定各种介质负荷及其参数,说明管道走向及敷设方式,选择管材及附件,说明防腐方式,选择管道的保温及保护材料。
7 节能、环保、消防、安全措施等
8 需提请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9.3 设计图纸。
1 锅炉房
1)热力系统图:表示由热水循环系统、蒸汽及凝结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给水系统、定压补水方式、排污系统等内容;标明图例符号、主要管径、介质流向且设备编号(应与设备表中编号一致);标明就地安装测量仪表位置等;
2)平面图:绘制锅炉房、辅助间及烟囱等的平面图,注明建筑轴线编号、尺寸、标高和房间名称;并布置主要设备,注明定位尺寸及设备编号(应与设备表中编号一致)。对较大型锅炉房,根据情况绘制表示锅炉房及相关构筑物的尺寸及相对位置的区域布置图。
2 其他动力站房:绘制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原理图。
3 室内外动力管道:室外动力管道根据需要绘制平面走向图。

3. 9. 4 主要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名称、性能参数、单位和数量等,对锅炉设备应注明锅炉效率。

3. 9.5 计算书。包括负荷计算、主要设备选型计算、水电和燃料的消耗量计算、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等,并将主要计算结果列入设计说明书中有关部分。
发表于 2012-11-2 17: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3.10 概 算(初步设计)
3.10.1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概算文件应单独成册。设计概算文件由封面签署页(扉页)编制说明建设项目总概算表其他费用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单位工程概算书等内容组成。

3.10.2 封面、签署页(扉页),参照第3.1.2条

3. 10.3 概算编制说明。
1 工程概括:简述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设计规模、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和项目主要特征等。
2 编制依据
1)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2)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程;
3)当地和主管部门现行的概算指标或定额(或预算定额、综合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类似工程造价指标、材料及构配件预算价格、工程费用定额和有关费用规定的文件等;
4)人工、设备及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依据;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概算的其他资料;
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费依据;
7)有关文件、合同、协议等。
3 概算编制范围
4 其他特殊问题的说明
5 概算成果说明
1)说明概算的总金额、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相关费用;
2)技术经济指标;
3)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3.10.4 建设项目总概算表
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相关费用组成。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按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汇总组成。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用地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设计咨询费、施工图审查费、配套设施费、研究试验费、前期工作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工程监理费、招标代理费、工程保险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人员培训费、联合试运转费等。
第三部分: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第四部分:应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中的相关费用。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10.5 其他费用表。列明费用项目名称、费用计算基数、费率、金额及所依据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文号。

3. 10. 6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按每一个单项工程内各单位工程概算书汇总组成。表中要表明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包括计量指标单位、数量、单位造价。

3.10.7 单位工程概算书由建筑(土建)工程、装饰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室外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概算书组成。

1 建筑工程概算书根据第3.10.3条的编制依据,由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组成,并按规定计价。
2 装饰工程概算书根据第3.10.3条的编制依据,由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组成,并按规定计价。
3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由建筑电气、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等专业组成。各专业概算书根据第3. 10.3条的编制依据,由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组成,并按规定计价。
4 室外工程由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广场工程、围墙、大门、室外管线、园林绿化等项组成。各专业概算书根据第3.10.3条的规定计价。

初步设计阶段,单位工程概算书一般应考虑零星工程费。

发表于 2012-12-3 04: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12-12-15 17: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时间没来看了 ~~  
发表于 2013-1-2 1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发表于 2013-1-29 1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看中  
发表于 2013-2-5 04: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超级版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0建筑论坛网:
360建筑论坛网
工作时间
9:00-18:00
 
QQ关于360建筑网|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360建筑网 |粤ICP备1009942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14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4-6-1 11:29 , Processed in 0.330647 second(s), 48 queries .

奇远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