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2022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倒计时结束

360建筑网

楼主: 凯文

[读书漫谈] 信口开合

[复制链接] |关注本帖
发表于 2012-9-23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或者 用QQ帐号登录

x
翻译是一门艺术。纵观中国的文化历史,翻译一直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南北朝时佛教的进入对中国的文化界是一件莫大的事件。最近的就是近代,我们凭借日本转入了诸多的观念和文字,引入正确观念的同时难免也引入了很多的误解,所以翻译很重要,翻译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文化框架。
所以翻译者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好作家同时也应该是精通外文的翻译家,翻译外文书籍对于翻译者的文学水平和思维创造性要求应该高一些,否则就会产生诸如楼主看到的那些蹩脚的翻译作品。1949年以前,很多大作家本身就是翻译家,比如鲁迅,但当代的中国作家懂外文的却极少,即他不能直接的看外文原著,而只能看已经翻译过来的作品,我们看过英文原版中文字幕的电影时往往会有这个体会,翻译的文字往往和原著的意思相去甚远。
如果翻译者缺乏以上的两点,翻译出来的作品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条

几页下来,有个感觉,几乎到了随便翻到一页都会有错的程度,汉语不流畅的地方就不去计较了。我纳闷,也郁闷。“因为他建造了一堵墙,虽然不是墙本身坚固,却具有了它应该达到的强度,墙的厚度是与拱形弧券相当的。”[17]什么意思?一般这种情况,看了原文才会知道。…for he had constructed a wall that, although not itself solid, had as much strength as one that was, and whose thickness was equivalent to the sagittae of the arches.

因为他建造的这堵墙本身虽然不是实心的,但是在强度上却相当于一个实心的墙,而这个实心墙的厚度等于(平面中)这些拱券的矢高。

第二十一条

有时候都是很常见的字,也会搞错。“的确,当定义柱子本身的时候,将其描述为是一个确定的、坚固的和连续的墙的片断,可能是错误的,柱子被垂直地从地面上竖立起来,高高向上,为了承担屋顶的用途。”[20] 我相信这是笔误。Indeed, when defining the column itself, it may not be wrong to describe it as a certain, solid, and continuous section of wall, which has been raised perpendicularly from the ground, up high, for the purpose of bearing the roof.

事实上,在给柱子本身下一个定义的时候,如果把它描述成墙体中的某一段固定不动的、坚固的、连续的墙体的片断,而这个片断是从地面垂直升起,高高向上,支撑着屋顶的重量,那么这样的定义是不大可能有错的。
发表于 2012-9-23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错译都是很简单的一些文字,不是什么偏僻的高深术语,只要稍加注意,或者请人看一遍,几乎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就不信,从院士到研究生,这么多人却没有人关心这么大部头的书质量。书前面列举的那两个国家级工程难道没有人验收吗?还是运动员和裁判员根本就是同一人?甚至,主办人也是同一人?

中国的大学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学问,那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浮躁的风气也不是始于近日,而文人们为了自己的目的也常常忘记对社会的责任。1928年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一出版就遭到张荫麟的质疑。但是,有谁记得张荫麟的学问,而郭还是凭借着异想天开的聪明,继续唱着中国科学春天的颂歌。

转引几句张荫麟对《浮士德》的评语,那几乎是针对《建筑论》有感而发的:

尝病国人之读西书,多不知善择,往往小言琐记,视同圭珍。而文化之结晶、不朽之名著,反束于高阁。其介绍翻译也亦有然。往者林琴南氏以旷世之文笔,锲而不舍之辛勤,而所译多第二三流以下作品,论者惜之,而后人知以林氏为鉴者盖鲜。

郭君在近今白话文学作家中,文字尚为明晰可解者,兹译全用韵文,亦为一种新尝试。郭君于后序中自谓已尽至善之努力,并云“为要寻出相当的字句和韵脚,竟有为一两行便虚费了我半天工夫的时候”。此种不苟之精神,吾人甚乐为表彰。然据后序中所自述,郭君之成此书,不过初译费时一暑假,改译“仅仅只有十天”。倚马可待,固足自豪,然观其译本中谬误之多,如下文所例示者,吾人毋宁劝郭君不必如此匆匆。人生虽促,然不宜在此等处省时间也。抑吾人更有不解者,以偌大著作,初次介绍于国人,乃无只字之序引,一般读者若于原作者之生平及原书在文学史上之地位无相当之认识,乌能了解而欣赏之。岂译者夕甫杀青,朝即付梓,遂无暇顾及其他欤?若然,则对读者未免太不负责矣。

近余方读歌德原书,适于友人案头见郭译一册,因取以与原书校,其谬误荒唐,令人发噱之处,几于无页无之。若为详尽之“郭译浮士德上部纠谬”,吾恐篇幅直足与译本埒,而本副刊亦不能尽登。兹只就剧前献词、舞台上楔子二段(占译文二十二分之一)而论,郭译之谬误已不下二十余处。其中有十余直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兹揭示于后,以见一斑。抑郭君在后序中有云:“有许多人把译者的苦心完全抹杀,只在卖弄自己一点点语(言)学上的才能。……我也并不是要拒绝任何人来纠正我的错误,只要是不出于恶意,我是绝对欢迎的。”今予有所绳纠,谨先声明非欲抹杀“译者的苦心”。唯予是否“卖弄自己一点点语言学上的才能”,又如何然后可谓为“不出于恶意”,予殊未能自决,愿郭君明以教我。

以上仅举其荦荦大者,此外译文十八页中尚有小节之差忒十余处,兹限于篇幅,不能罗列也(译本后序之末云“民国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改译竣”,又云“民国十八年一月十日校读后志此”,按今犹为民国十七年四月,而此云云,虽系小节,亦可见今日中国著作家及印书局校稿者之玩忽荒疏何如也)。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轻松一下,看一下意大利人坎纳莱托画的建筑画
,,建筑史论坛,forum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今天我们没有翻译大师,还是可以通过lz这样的踏踏实实地行为一步一步提高翻译质量的,大家别急,慢慢来做一点比抱怨有用。lz的工作非常让人钦佩,想必对译者也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解惑!看了举得这些例子,突出的感觉就是,好像并不是翻译者的水平不够,而是不够认真。还有,就是汉语的水平好像欠缺。。。很多段落我相信谁看了都会觉得别扭的很,可是译者却浑然不知。
哎,我对王贵祥先生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早年写的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也还不错,虽然架构过于庞大空泛,但也还是有内容的,而且那里的语言也没觉得拗口,怎么轮到翻译就变了味道?难道是故意的?。。。

可怜我辈普通读者,想省点时间读读译文就算了,结果……不过凿空之功不可没,但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把那些拗口别扭的语言加工成高尚的诗篇:)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条
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任何不希望发现楼梯是一种障碍的人在轮到他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不要去设计任何楼梯:”不设计楼梯那设计什么呢?[25]

but anyone not wishing to find the stairs an obstacle should not in his turn create any for them:

原来楼梯还是要设计的,只是不要在设计楼梯的时候制造任何障碍:如果一个人不希望楼梯成为一个障碍物,那么在轮到他自己设计楼梯的时候,就不应该在楼梯上制造任何障碍。

第二十三条

“在我看来,建筑物的用工与造价将不能被轻松地保证:”[29] 这句话是第二书的第一句话。本来是很肯定的一句话,到了中文里则变成了模棱两可。
In my opinion, the labor and expense of building should not be undertaken lightly:

在我看来,对于建造工作中的人力与财力问题是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的:

第二十四条

“虽然她那不道德的挣钱方式使她富可敌国,但她绝不值得拥有一个只合她容身的坟墓。”[31]这句话的英文是这样的 For although her immoral earnings had left her the wealth of a queen, in no way did she deserve a tomb fit for one. 女王或许富可敌国,但是用不道德手段挣钱的女人就必须死无葬身之地吗?显然不通。最后的那个one不是她自己,也不是一个,而是指代女王。正确的理解是:

虽然她那不道德的挣钱方式使她身后所遗留的财富如同一位女王的财产,但是这绝对不能够说明她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拥有一座符合女王身份的坟墓。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条

依然是把measure当“测量”,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我可以在这里提到几个测量方面的荒谬例子,这是古人在着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提出来的;”[55], “在处理湿软地段时建议做一个进一步的测量,尽管这个测量是与结构而不是基础有关。”[62]。

这两处的原文分别是:
I might mention here several ridiculous examples of measures that the ancients would recommend when embarking on anything;


A further measure is recommended when dealing with marshy ground, although it concerns the structure rather than the foundations.

正确的理解是:

古人们在着手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采取一些荒谬的手段,在这里我有可能会提到其中的一些例子;



在处理沼泽一类的建筑用地的时候,建议采取更进一步的特别手段,当然这个手段所关注的是建筑物整体而不是它的基础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条

“也应该包括在房屋骨骼中的还有开口上面的覆盖物,那就是梁,无论是直梁,还是拱券:因为我将拱券就称作是一根弯曲的梁而不是别的什么,这是一根梁抑或只是放在交叉点上的一根柱子?”[66]这是在讨论门窗上方的过梁时说的几句话,前面的没有问题,问题是在最后一句,它根本不通,而且看不出作者在问什么。

Also included in the bones are the coverings to the opennings, that is, the beam, whether straight or arched: for I call an arch nothing but a curved beam, and what is a beam but a column laid crossways?

房屋骨架还应该包括横跨在洞口上方的构件,也就是梁,无论是直线的还是拱券状的:因为在我看来,拱券不外乎是一个弯曲的梁,而一根梁不就是一个横搭着的柱子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条
“我假定,拱券的建造是有学问的,当一个人们注意到,何以两根梁的梁头相互依靠在一起,而两根梁的足跟向外张开的时候,梁的强度足以站立起来,提供了它们共同承担同样荷载的能力;他为这一发现而感到高兴,开始使用这一方法为建筑物建造双斜式屋顶。”[77]

这句话的原文是: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 was learned, I suppose, when man noticed how two beams whose heads leaned against each other, while their feet were splayed apart, w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stand up, provided they were joined and subjected to equal loading; he was pleased with this discovery and began to use this method to build double-pitched roofs for buildings.

大意是:我认为拱券的建造技术是通过以下过程逐渐被掌握的,当人类注意到,两根梁的一头互相靠在一起,而另一头呈八字岔开,假设这时这两个根梁被固定在一起,而且受力是相同的,那么这两根梁会凭借自己的强度稳定地站立起来的;人类当然为自己的这一发现而感到高兴,便开始用这个方法建造双坡顶。(接下去,作者说明跨度加大以后,梁的长度有限,便在两根梁之间增加一段,以此类推,便逐渐形成了拱券。)

这里的learned就是简单被动语态里的过去分词,不是变为形容词的学问。provided是假设,不是提供。joined是合并到一起的一个动作,不是副词共同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
超级版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0建筑论坛网:
360建筑论坛网
工作时间
9:00-18:00
 
QQ关于360建筑网|申请友链|手机版|小黑屋|360建筑网 |粤ICP备1009942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12-2014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4-5-16 23:21 , Processed in 0.173328 second(s), 50 queries .

奇远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